发布时间:2023-04-05浏览次数:211
中新网福州7月15日电 (记者 刘可耕)14日晚,福建京剧院“‘京’彩一夏”演出季首场演出,经典武戏《界牌关》在福州福茗戏苑传承上演。
《界牌关》又名《盘肠战》,是一出京剧武生传统戏,讲唐太宗征西被困界牌关,罗通与敌将王班超交战的故事。舞台上,由福建京剧院青年演员李献科所饰演的罗通武艺超群,展现出身负重伤、与敌人奋勇对抗的悲情英雄形象。
青年演员李献科(左)饰演罗通,李小龙(右)饰演苏宝童。 记者刘可耕 摄
青年演员李献科在剧中饰演的罗通武艺超群。 记者刘可耕 摄
该剧是福建京剧院创始人李盛斌先生的代表剧目之一,由李盛斌先生长子、八十高龄的李幼斌传授第五代青年演员李献科。李幼斌亲身示范,对青年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身段、每一个细节反复打磨。
李幼斌介绍说,京剧《界牌关》,在20世纪30年代红极京津沪一带,深受观众喜爱。李盛斌先生以杨派武生为根,融入南派武生之精髓,把罗通这一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充分展示了“勇猛武生”的艺术精髓。
青年演员李献科饰演罗通(右),黄鹏展饰演王班超(左)。 记者刘可耕 摄
演出结束后,李幼斌先生(右三)走上舞台与观众互动。 记者刘可耕 摄
福建京剧院院长孙劲梅表示,李幼斌先生在6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心领神会地实践、教学和传承李盛斌先生的舞台经典。2023年,李幼斌先生入选“福建省名老艺人薪传计划”,以师带徒的方式抢救传承传统折子戏,将《界牌关》《战冀州》两部经典武戏作品,传授给福建京剧院第五代青年演员李献科、孙凤坤。“这种师生双方的辛勤付出,不仅提升了福建京剧院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促进着京剧经典武戏的传承,也促进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完)
中新网锡林郭勒7月15日电(记者 李晗雪)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草原保护修复现场会暨国有草场试点建设启动会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盖管理区举办。会上发布了由九三学社中央组织业内专家学者联合编写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2012—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担任“蓝皮书”编委会主任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在会上介绍,过去由于缺乏保护修复意识和科学生产管理方式,中国草原生态环境曾遭受严重破坏;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中国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得到遏制,生产力水平逐步回升。
种康介绍,九三学社自2021年起组织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50余名业内院士、专家共研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以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编写蓝皮书,向全社会介绍草原基本情况、普及科学保护利用草原基本知识,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会上发布了由九三学社中央组织业内专家学者联合编写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2012—2022)》。 李晗雪 摄
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历时两年编写,分为总论篇、理论技术篇、实践篇三部分。全书对过去十年中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草原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建设、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草原生态保障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和科学研判,并对未来工作提出科学对策和建议。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九三学社长期关注中国草原事业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就聚焦草原生态保护建言献策。“蓝皮书”汇集了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及多位社内外院士、专家的共同努力和多年研究成果,希望能进一步凝聚起科学认识草原、保护草原的广泛共识,鼓励和激发草原科技人才智慧,推动中国草原事业更好发展。
会上,“蓝皮书”编委会代表将书籍赠予与会的全国各地林草领域管理者。
会议期间,九三学社中央一行还前往东乌珠穆沁旗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项目、当地家庭牧场、蒙草生态环境公司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等考察调研。
据悉,2018年起,九三学社中央深耕“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课题,形成了一批建言成果,为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参考。同时,九三学社以优质牧草免耕补播等技术集成应用为切入点,推动了全国11个省(区)22个试点单位开展“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试点创新与示范工作。(完)